
|
常用地基加固方案加固效果的檢測方法文章來源:www.katiedent.com 發布時間:2018-4-10 14:00:14 隨著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地基加固工藝也日漸成熟。但要想更好的保障整個建筑工程的安全使用性,及時掌握不同地基加固方法的效果檢測方法還是非常有必要的。鑒于相關技術資料中有關濟寧地基加固效果檢測方法的內容整理的并不是很清晰,筆者現就來與大家共同探討下換填墊層法以及強夯法這兩種地基加固質量效果的檢測方法。
換填墊層地基加固法質量效果的檢測: 環刀法:在相同的施工條件下,可在砂石、碎石、卵石或礫石等墊層中設置純砂點,采用容積不小于200cm3的環刀壓入每層2/3的深度處取樣,檢測其干密度。通常取樣前應刮去測點表面30~50cm厚的松砂,其中環刀內砂樣應不包含尺寸大于10mm的泥團和砂石。 貫入測定法:采用貫入測定法時一般先刮去墊層表面30~50mm厚的砂,再根據鋼筋的貫入度大小定性墊層質量,并進行相關性試驗確定貫入度。通??刹捎弥睆綖?0mm且長1.25m的平頭鋼筋,將其自700mm高處自由落下,以不大于該砂控制干密度測定值的貫入度為合格。 此外,還應滿足以下要求:檢測點間距應小于4m;檢測大基坑時,每50~100㎡應不少于1個監測點;檢測基槽時,每10~20m應不少于1個點;每個單獨柱基應不少于1個點。 強夯地基加固法質量效果的檢測: 強夯施工結束后應間隔時間再對地基加固質量進行檢測,通常包括室內土工試驗和原位測試。其中,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間隔時間應取1~2周;低飽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地基應取3~4周。然后再進行室內土工試驗與現場試驗。 室內土工試驗主要通過夯擊前、后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的變化判斷其加固質量效果,通常包括抗剪強度指標、重度、孔隙比、含水量及壓縮模量等物理力學性質指標?,F場試驗一般包括動力觸探試驗、靜力觸探試驗、十字板試驗、載荷試驗、波速試驗、旁壓儀試驗及偏鏟側脹試驗等。 此外,檢測點位置可分別布置在夯坑內、夯坑外及夯擊區邊緣,應根據場地復雜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確定檢測點數量。其中,對簡單場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個建筑物地基的檢測點不應少于3處;對復雜場地或重要建筑物地基應增加檢測點數。通常檢測深度不應小于設計處理的深度。
鑒于筆者水平有限,本文現僅就換填墊層法以及強夯法兩種地基加固質量效果的檢測方法做一番簡要的論述。如若您還想知曉更多相關信息,不妨直接致電峰泰基礎工程有限公司,作為專門承接各類地基加固工程的企業,我們定當竭誠為您解答任何解答。
下一篇:業內人士教您如何合理選擇軟弱地基加固方案
上一篇:沒有了
推薦資訊
|
版權所有:濟寧峰泰地基基礎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濟寧市兗州區揚州北路89號新百匯商業內圈
聯系人:袁經理 手機:18764775626
備案號:魯ICP備18011939號 營業執照公示